Python基础(九)

系统 1452 0

今日主要内容

  • 函数初识
    • 函数定义
    • 函数调用
    • 函数返回值
    • 函数参数

一、函数初识

(一)为什么要用函数

  • 有一个需求,给出一个变量,计算变量的长度,要求不能使用 len()

                  
                    s = "郭老湿今天崩溃了,在后面直叹气"
    count = 0
    for i in s:
      count += 1
    print(count)
                  
                
  • 我们利用上述一段代码完成了需求,很强666。但是问题来了,现在100个人每个人给你一个变量,让你计算变量的长度,此时只能苦逼的敲代码来计算!!!

                  
                    s = ......
    count = 0
    for i in s:
      count += 1
    print(count)
    
    lst = ......
    count = 0
    for i in lst:
      count += 1
    print(count)
    
    tu = ......
    count = 0
    for i in tu:
      count += 1
    print(count)
    
    ......................
                  
                
  • 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上述每一段代码有将近99%的内容完全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段代码提前写出来,等到使用的时候,拿过来用一下,解决了我们重复性的大问题,这就是函数的产生

                  
                    def my_len():   # 这就是把我的代码封装成一个函数
      count = 0
      for i in s:
          count += 1
      print(count)
    
    s = [1, 2, 3, 4, 5]
    my_len()
    
    s = "12345"
    my_len()
    
    ......................
                  
                
  • 函数可以为我们精简代码,把重复的内容封装起来,需要使用的时候调用就好了,同时加强了代码的重用性

(二)函数定义

  • 定义函数的格式:

                  
                    def 函数名():
      函数体
                  
                
    • def:定义函数的关键字
    • 函数名:函数名的命名规范和变量的命名规范完全相同
    • 函数体: 函数执行 的时候,真正执行的部分
  • 补充:定义变量时,开辟的内存空间、内存地址与变量名之间的关系

    • 内存空间:程序执行到定义变量内一行,先开辟一块内存空间,用来存放数据
    • 内存地址:当内存空间开辟之后,内存地址同时就产生了,一个内存空间的地址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 变量名:内存地址的外号,可以更快的找到内存空间,可有可无
                  
                    s = "zxd"
    print(id("zxd"))  # 2844747728632
    print(s)  
                  
                
  • 此时已经开辟了一块内存空间,同时产生内存地址,之后为了方便找到"zxd",起一个外号为a,a也指向这个内存空间

                  
                    print("zxd")
    print(id("zxd"))  # 2118956123896
    # 单执行这句话时,开辟了一块内存空间,同时产生内存地址,但是这个就没有变量名,所以变量名可有可无,但内存地址是唯一的
                  
                

(三)函数调用

  • 函数的调用就是 使用之前预先定义好的函数

  • 函数调用方法: 函数名+()

                  
                    def play():
      print("登陆游戏")
      print("开始排位赛")
      print("开始激烈的争逐...")
      print("Victory")
    
    play()  # 函数名+括号 就是函数调用
                  
                
  • 函数执行顺序

    • 先定义,在调用,调用后执行函数体内容

    Python基础(九)_第1张图片

    • 在内存中的变化
      • 定义函数时在在内存中开辟一块空间,用于存放函数体执行时产生的数据
      • 当调用函数时,执行到每一行代码都会新开辟一块内存空间用来存储数据

    Python基础(九)_第2张图片

(四)函数返回值

  1. 为什么要有返回值?

    • 函数在执行完之后,会自动销毁函数执行期间产生的数据,若外部程序需要用到内部函数产生的数据,此时就需要用返回值返回给外部函数
  2. 返回值关键字: return

  3. 返回值可以将函数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返回,也可以返回任意数据

  4. 如果函数没有return或者return后没有写值都默认返回None

  5. 返回值可以返回多个数据,以元组形式存储

  6. 返回值是函数执行时的最后一行代码,遇到return函数就结束了

  7. 返回值将数据返回给调用者

  8. 函数体中可以有多个返回值,但只执行一个

                  
                    def func():
     print("郭老湿没有买到沙发")
     print("郭老湿很绝望")
     print("郭老湿要离我们而去了")
     return "郭老湿开卡车"
    
    a = func()  # 返回"郭老湿开卡车"
                  
                
  • 函数名+() 的全部作用:
    • 调用函数
    • 接收返回值

(五)函数参数

  • 看我们一段上面的代码

                  
                    def play():
      print("登陆游戏")
      print("开始排位赛")
      print("开始激烈的争逐...")
      print("Victory")
    
    play()
    
                  
                
  • 这是LOL大概的流程,但是我们忽略了一点,打排位得选英雄吧,那么此时我们需要填入一个参数来决定我们选择的英雄

                  
                    def play(hero):
      print("登陆游戏")
      print("开始排位赛")
      print("选择英雄", hero)
      print("进入召唤师峡谷")
      print("开始激烈的争逐...")
      print("Victory")
    
    play("卡莎")
    
                  
                
  • 而hero就是我们填入的参数,在函数执行的时候,我们传入的参数就会通过函数名传入到我们的函数体中,这有点类似我们的格式化输出,参数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占位符,通过函数调用时传进去,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参数的分类

  1. 形参(形式参数):函数定义时填入的参数

    • 位置参数:按照位置顺序来接收实参传来参数
                  
                    def play(game, hero, take):  # 按照位置接收实参
     print(f"登陆{game}")
     print(f"选择角色:{hero}")
     print(f"开始游戏:{take}")
     print("结束游戏")
    
    play("LOL", "卡莎", "发育、对线、打团")
    play("DNF", "念皇", "刷深渊、打团")
    
                  
                
    • 默认值参数:在函数声明的时候就可以给出参数的默认值,当实际调用的时候可以给出具体的值,也可以不给
                  
                    def msg(name="zxd", age=23, sex="男"):  # 默认值参数
        dic = dict()
        dic["name"] = name
        dic["age"] = age
        dic["sex"] = sex
        return dic
    
    print(msg())  # 默认值参数可以传也可以不传
    
                  
                
    • 混合参数:两种参数混合使用
      • 优先级:位置参数 > 默认值参数,位置参数一定要在默认值参数前
                  
                    def msg(name, age, sex="男"):  # 混合参数
        dic = dict()
        dic["name"] = name
        dic["age"] = age
        dic["sex"] = sex
        return dic
    
    print(msg("zxd", 23))
    
                  
                
  2. 实参(实际参数):函数调用时填入的参数

    • 位置参数:按位置照顺序填入实际的参数
                  
                    def play(game, hero, take):  
     print(f"登陆{game}")
     print(f"选择角色:{hero}")
     print(f"开始游戏:{take}")
     print("结束游戏")
    
    play("LOL", "卡莎", "发育、对线、打团")
    play("DNF", "念皇", "刷深渊、打团")  # 按照位置接收实参
    
                  
                
    • 关键字参数:按照参数名字指定传参,不用考虑位置顺序
                  
                    def play(game, hero, take):  
     print(f"登陆{game}")
     print(f"选择角色:{hero}")
     print(f"开始游戏:{take}")
     print("结束游戏")
    
    play(game="LOL", take="发育、对线、打团", hero="卡莎")
    play(take="刷深渊、打团", game="DNF", hero="念皇")  # 关键字参数
    
                  
                
    • 混合参数:两种参数混合使用
      • 优先级:位置参数 > 关键字参数,位置参数必须写在关键字参数之前
                  
                    def play(game, hero, take):  
     print(f"登陆{game}")
     print(f"选择角色:{hero}")
     print(f"开始游戏:{take}")
     print("结束游戏")
    
    play("LOL", "卡莎", "发育、对线、打团")
    play("DNF", "念皇", take="刷深渊、打团")  # 混合参数
    
                  
                
  3. 传参:传参就是实际参数传给形式参数的一个过程

    Python基础(九)_第3张图片

    • 红色箭头就是传参的过程,将实参按照位置传给形参
    • 绿色箭头代表函数把接收到的参数分配给自己的函数体,此时和传参没有关系,通过相同的形参名将参数分配给函数体

更多文章、技术交流、商务合作、联系博主

微信扫码或搜索:z360901061

微信扫一扫加我为好友

QQ号联系: 360901061

您的支持是博主写作最大的动力,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感觉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用微信扫描下面二维码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20元等您想捐的金额吧,狠狠点击下面给点支持吧,站长非常感激您!手机微信长按不能支付解决办法:请将微信支付二维码保存到相册,切换到微信,然后点击微信右上角扫一扫功能,选择支付二维码完成支付。

【本文对您有帮助就好】

您的支持是博主写作最大的动力,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感觉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用微信扫描上面二维码支持博主2元、5元、10元、自定义金额等您想捐的金额吧,站长会非常 感谢您的哦!!!

发表我的评论
最新评论 总共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