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豌豆花下猫
来源 | Python猫(ID:python_cat)
Python 中的
sys
模块极为基础而重要,它主要提供了一些给解释器使用(或由它维护)的变量,以及一些与解释器强交互的函数。
本文将会频繁地使用该模块的
getsizeof()
方法,因此,我先简要介绍一下:
-
该方法用于获取一个对象的字节大小(bytes)
-
它只计算直接占用的内存,而不计算对象内所引用对象的内存
这里有个直观的例子:
import
sys
a = [
1
,
2
]
b = [a, a]
# 即 [[1, 2], [1, 2]]
# a、b 都只有两个元素,所以直接占用的大小相等
sys.getsizeof(a)
# 结果:80
sys.getsizeof(b)
# 结果:80
上例说明了一件事: 一个静态创建的列表,如果只包含两个元素,那它自身占用的内存就是 80 字节,不管其元素所指向的对象是什么。
好了,拥有这把测量工具,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Python 的内置对象都藏了哪些小秘密吧。
1、空对象不是“空”的!
对于我们熟知的一些空对象,例如空字符串、空列表、空字典等等,不知道大家是否曾好奇过,是否曾思考过这些问题:
空的对象是不是不占用内存呢? 如果占内存,那占用多少呢?为什么是这样分配的呢?
直接上代码吧,一起来看看几类基本数据结构的空对象的大小:
import
sys
sys.getsizeof(
""
)
# 49
sys.getsizeof([])
# 64
sys.getsizeof(())
# 48
sys.getsizeof(set())
# 224
sys.getsizeof(dict())
# 240
# 作为参照:
sys.getsizeof(
1
)
# 28
sys.getsizeof(
True
)
# 28
可见,虽然都是空对象,但是这些对象在内存分配上并不为“空”,而且分配得还挺大(记住这几个数字哦,后面会考)。
排一下序: 基础数字<空元组 < 空字符串 < 空列表 < 空集合 < 空字典。
这个小秘密该怎么解释呢?
因为这些空对象都是容器,我们可以抽象地理解: 它们的一部分内存用于创建容器的骨架、记录容器的信息(如引用计数、使用量信息等等)、还有一部分内存则是预分配的。
2、内存扩充不是均匀的!
空对象并不为空,一部分原因是 Python 解释器为它们预分配了一些初始空间。 在不超出初始内存的情况下,每次新增元素,就使用已有内存,因而避免了再去申请新的内存。
那么,如果初始内存被分配完之后,新的内存是怎么分配的呢?
import
sys
letters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a = []
for
i
in
letters:
a.append(i)
print(
f'
{len(a)}
, sys.getsizeof(a) =
{sys.getsizeof(a)}
'
)
b = set()
for
j
in
letters:
b.add(j)
print(
f'
{len(b)}
, sys.getsizeof(b) =
{sys.getsizeof(b)}
'
)
c = dict()
for
k
in
letters:
c[k] = k
print(
f'
{len(c)}
, sys.getsizeof(c) =
{sys.getsizeof(c)}
'
)
分别给三类可变对象添加 26 个元素,看看结果如何:
由此能看出可变对象在扩充时的秘密:
-
超额分配机制: 申请新内存时并不是按需分配的,而是多分配一些,因此当再添加少量元素时,不需要马上去申请新内存
-
非均匀分配机制: 三类对象申请新内存的频率是不同的,而同一类对象每次超额分配的内存并不是均匀的,而是逐渐扩大的
3、列表不等于列表!
以上的可变对象在扩充时,有相似的分配机制,在动态扩容时可明显看出效果。
那么,静态创建的对象是否也有这样的分配机制呢? 它跟动态扩容比,是否有所区别呢?
先看看集合与字典:
# 静态创建对象
set_1 = {
1
,
2
,
3
,
4
}
set_2 = {
1
,
2
,
3
,
4
,
5
}
dict_1 = {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e'
:
5
}
dict_2 = {
'a'
:
1
,
'b'
:
2
,
'c'
:
3
,
'd'
:
4
,
'e'
:
5
,
'f'
:
6
}
sys.getsizeof(set_1)
# 224
sys.getsizeof(set_2)
# 736
sys.getsizeof(dict_1)
# 240
sys.getsizeof(dict_2)
# 368
看到这个结果,再对比上一节的截图,可以看出: 在元素个数相等时,静态创建的集合/字典所占的内存跟动态扩容时完全一样。
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列表对象呢? 一起看看:
list_1 = [
'a'
,
'b'
]
list_2 = [
'a'
,
'b'
,
'c'
]
list_3 = [
'a'
,
'b'
,
'c'
,
'd'
]
list_4 = [
'a'
,
'b'
,
'c'
,
'd'
,
'e'
]
sys.getsizeof(list_1)
# 80
sys.getsizeof(list_2)
# 88
sys.getsizeof(list_3)
# 96
sys.getsizeof(list_4)
# 104
上一节的截图显示,列表在前 4 个元素时都占 96 字节,在 5 个元素时占 128 字节,与这里明显矛盾。
所以,这个秘密昭然若揭: 在元素个数相等时,静态创建的列表所占的内存有可能小于动态扩容时的内存!
也就是说,这两种列表看似相同,实际却不同! 列表不等于列表!
4、消减元素并不会释放内存!
前面提到了,扩充可变对象时,可能会申请新的内存。
那么,如果反过来缩减可变对象,减掉一些元素后,新申请的内存是否会自动回收掉呢?
import
sys
a = [
1
,
2
,
3
,
4
]
sys.getsizeof(a)
# 初始值:96
a.append(
5
)
# 扩充后:[1, 2, 3, 4, 5]
sys.getsizeof(a)
# 扩充后:128
a.pop()
# 缩减后:[1, 2, 3, 4]
sys.getsizeof(a)
# 缩减后:128
如代码所示,列表在一扩一缩后,虽然回到了原样,但是所占用的内存空间可没有自动释放啊。 其它的可变对象同理。
这就是 Python 的小秘密了, “胖子无法减重原理” : 瘦子变胖容易,缩减身型也容易,但是体重减不掉,哈哈~~~

5、空字典不等于空字典!
使用 pop() 方法,只会缩减可变对象中的元素,但并不会释放已申请的内存空间。
还有个 clear() 方法,它会清空可变对象的所有元素,让我们试试看吧:
import
sys
a = [
1
,
2
,
3
]
b = {
1
,
2
,
3
}
c = {
'a'
:
1
,
'b'
:
2
,
'c'
:
3
}
sys.getsizeof(a)
# 88
sys.getsizeof(b)
# 224
sys.getsizeof(c)
# 240
a.clear()
# 清空后:[]
b.clear()
# 清空后:set()
c.clear()
# 清空后:{},也即 dict()
调用 clear() 方法,我们就获得了几个空对象。
在第一小节里,它们的内存大小已经被查验过了。 (前面说过会考的,请 默写 回看下)
但是,如果这时再查验的话,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空对象的大小跟前面查的并不完全一样!
# 承接前面的清空操作:
sys.getsizeof(a)
# 64
sys.getsizeof(b)
# 224
sys.getsizeof(c)
# 72
空列表与空元组的大小不变,然而空字典(72)竟然比前面的空字典(240)要小很多!
也就是说,列表与元组在清空元素后,回到起点不变初心,然而,字典这家伙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把“吃”进去的全吐出来了,还把自己的老本给亏掉了!
字典的这个秘密藏得挺深的,说实话我也是刚刚获知,百思不得其解……
以上就是 Python 在分配内存时的几个小秘密啦,看完之后,你是否觉得涨见识了呢?
你想明白了几个呢,又产生了多少新的谜团呢? 欢迎留言一起交流哦~
对于那些没有充分解释的小秘密,今后我们再慢慢揭秘……
作者简介: 豌豆花下猫,生于广东毕业于武大,现为苏漂程序员,有一些极客思维,也有一些人文情怀,有一些温度,还有一些态度。公众号:「Python猫」(python_cat)
(*本文由Python大本营转载,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精彩推荐
◆
# 2019 AI开发者大会明日开幕 # 李沐「深度学习实训营」+ 60 余位技术大咖 + 9 大技术主题分享,干货不断!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大会详情 。
推荐阅读
-
只给测试集不给训练集,要怎么做自己的物体检测器?
-
冠军奖3万元!CSDN×易观算法大赛开赛啦
-
吐血整理! 140种Python标准库、第三方库和外部工具都有了
-
如何用爬虫技术帮助孩子秒到心仪的幼儿园(基础篇)
-
Python传奇:30年崛起之路
-
干货 | Python后台开发的高并发场景优化解决方案
-
2019年最新华为、BAT、美团、头条、滴滴面试题目及答案汇总
-
阿里巴巴杨群:高并发场景下Python的性能挑战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