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3.X有点小不一样,毕竟是ASP2.0的嘛.但也不是很复杂,且看下面步骤:1.建库,这步同3.X.偶用的是SQL2000的.建了个名为DNN4的数据库,并在安全性里添加了个用户DNN42.将DNN4.0Source目录下的\Website\Release.config文件改为Web.config(和3.X一样的文件名)3.修改Web.config文件中关于连接字符串的部分,有两处:ConnectionString和appSettings
系统 2019-08-12 09:27:40 2100
引用:http://www.cnblogs.com/jiangnii/archive/2010/04/19/1715532.htmlVisualStudio的配置文件很好很强大,用来保存数据库连接字符串或键值对都非常方便,只需要通过ConfigurationManager的ConnectionStrings或AppSettings属性就可以随时取用。但ConfigurationManager打开的是工程的默认配置文件,而我有时候会有这样的需求:工程A通过某
系统 2019-08-12 09:26:42 2100
说到数据库,我认为不能不先谈数据结构。1996年,在我初入大学学习计算机编程时,当时的老师就告诉我们说:计算机程序=数据结构+算法。尽管现在的程序开发已由面向过程为主逐步过渡到面向对象为主,但我还是深深赞同8年前老师的告诉我们的公式:计算机程序=数据结构+算法。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分析整个程序中需处理的数据,从中提取出抽象模板,以这个抽象模板设计类,再在其中逐步添加处理其数据的函数(即算法),最后,再给类中的数据成员和函数划分访问权限
系统 2019-08-12 01:54:48 2100
回答此问题时,照下面顺序回答:1、mallocfree是库函数,newdelete是运算符。2、mallocfree只是申请/释放内存,不能构造和析构对象;newfree可以申请/释放内存,构造/析构对象。3、举例说明第2点:#include#includeusingnamespacestd;classTest{public:inta;Test(){a=1;}};intmain(){Test*pTestNew=new
系统 2019-08-12 01:54:36 2100
今天做一个IndexedDB(以下简称IDB)的demo,运行环境是Firefox10。DEMO演示链接(firefox10+only)我们做一个阅读列表的页面,可以让用户把任意网址存入这个阅读列表中,并为每一个网址起一个名字,也可以随时删除,且列表可以按网址自动去重。正如上一篇文章介绍的步骤,我们先初始化数据库,然后建表,然后把添加/删除/读取网址的事件和数据库操作绑定在一起。首先是html代码:_bodyonload="init()">_buttono
系统 2019-08-12 01:54:14 2100
题意:给定出字符窜数组,然后再给出单词,在字符窜数组中找到该单词,输出能够找到该单词的首字母的位置,找的方向可以垂直,斜向,水平分析:搜索over#include#includecharstr[110][110];charmatch[110];intvis[110][110];intans;intn,m;intlen;intt1[10]={-1,-1,-1,0,0,1,1,1};intt2[10]={-1,0,1,-1
系统 2019-08-12 01:54:13 2100
./include../leveldb../../db.hdb.h定义了基本的操作接口,包括Put、Write、Delete等。这里Put,Write等接口用纯虚函数实现,但是却有默认实现。../../cache.hlebeldb缓存的接口,用LUR算法实现,提供了添加、删除、查找等接口../../comparator.h压缩算法接口../../env.h环境设置,一些文件操作../../filter_policy.h一些过滤的方式,定义了一系列接口,以供
系统 2019-08-12 01:52:48 2100
平常最多是用vim来编辑单个文件,看看源码。就是写几k行代码时也没有用一些其他的插件,只是设置了高亮等一些自带的属性。这样的好处是,换到任何一台新机上都能立马使用。网上流传了大量的“vim命令合集”,“把vim打造成一个IDE”之类的文章,我觉得至少对我来说意义不大。我觉得把以下这些命令用熟的话,vim已经算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足够日常使用了。打开/退出vim-Rfile1只读打开:qall退出所有文件:wq写入并退出:q!强制退出插入i在当前位置生前插
系统 2019-08-12 01:51:54 2100
接触了很久得.NET,对CLS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今天又重新看了下书本及查了相关的资料。自己感觉对此的理解又更进了一层。个人认为:CLS用到的地方应该是在跨语言调用时用的比较多。比如说在c#中编写的代码,用到VB编写的类库时,那么在VB里面编写的类库代码就应该要符合CLS的规范。转载一个例子说明这一点。usingSystem;namespaceCLSsample{publicclassCLSTest{publicCLSTest(){}publicvoidA
系统 2019-08-12 01:33:41 2100
[转自]http://hi.baidu.com/zonesky/blog/item/d8b89e1b66329ed3ac6e7517.html利用webBrowser获取页面比较简单,MSDN下有示例,在这里不必多说。可是一些HTML文档由“框架”构成,或可以存放它们自己独特HTML文档的窗口。使用框架可以轻松地创建HTML页面,其中一页或多页在其他框架持续更改它们内容的同时保持静态,例如导航栏。HTML作者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创建框架:使用FRAME
系统 2019-08-12 01:33:28 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