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看一个例子,maven中要引入json包,于是使用了net.sf.json-libjson-lib2.2.2可是,当执行mvninstall命令时,却抛出一个错误,说找不到net.sf.json-lib:json-lib:2.2.2这个包,到仓库中看一下http://repo2.
系统 2019-08-29 21:55:36 1907
/***转载请注明作者longdickhttp://longdick.iteye.com**/相关帖子:1、人人都是领域专家-用例图2、人人都是领域专家-活动图3、人人都是领域专家-类图4、人人都是领域专家-顺序图5、人人都是领域专家-类图关系化6、人人都是领域专家-类图关系说明classdiagram里的四种关系DAAC,如图所示:Dependency(依赖)Association(关联)Aggregation(聚合)Composition(组合)关联的
系统 2019-08-12 09:30:24 1907
前一段时间还在与微软的技术人员讨论媒体转换服务的效率问题,如果应用Docker将会有质的提高,没想到国外的Azure已经开始支持了,相信国内Azure支持也不远了。微软正在努力确保Azure成为开发人员构建应用和运行服务最重要的解决方案。包括对Windows以及其他开源技术的支持,Azure希望成为支持不同技术和设备的云平台。之前微软宣布对Docker的支持,现在他们对这个支持进行了扩展,支持Docker最新发布的DockerMachine和DockerS
系统 2019-08-12 09:27:20 1907
题目传送门1/*2双拓扑排序:抄的,以后来补3详细解释:http://blog.csdn.net/u012774187/article/details/407369954*/5#include6#include7#include8#include9#include10#include11#include12#include
系统 2019-08-12 09:27:16 1907
近来公司有个MSOffice编程的活,借机也研究了一下,略有收获,不敢独享,希望大家扔鸡蛋,但最好不是臭的。这个项目里,主要是想将Word,Excel做成的文档中的图形导出为XML文件。这里的关键是找出文档中的图形对象,并识别出类型。做法如下:ApplicationClassapp=newApplicationClass();Documentdoc=null;objectmissing=System.Reflection.Missing.Value;obj
系统 2019-08-12 09:27:13 1907
题意:求一条直线分凸包两边的面积。解法:因为题意会说一定穿过,那么不会有直线与某条边重合的情况。我们只要找到一个直线分成的凸包即可,另一个的面积等于总面积减去那个的面积。怎么得到分成的一个凸包呢?从0~n扫过去,如果扫到的边与直线不相交,那么把端点加进新凸包中,如果直线与扫到的边相交了,那么就将交点加入新凸包,然后以后不相交的话也不加入点到新凸包中,直到遇到下一个与直线相交的边,则把交点又加入新凸包,然后在扫到末尾加入点。这样就得到了。即找到如图:注意四舍
系统 2019-08-12 09:26:56 1907
利用python写网络爬虫链接:https://pan.baidu.com/s/1HRVlSMPYTf6Y_OfAUIcCYQ提取码:h7zw如果带来帮助,可以点赞博主或关注博主。
系统 2019-09-27 17:57:08 1906
1.filecmp模块介绍当我们进行代码审计或校验备份结果时,往往需要检查原始与目标目录的文件一致性,Python的标准库已经自带了满足此需求的模块filecmp。filecmp可以实现文件、目录、遍历子目录的差异对比功能。比如报告中输出目标目录比原始多出的文件或子目录,即使文件同名也会判断是否为同一个文件(内容级对比)等,Python2.3或更高版本默认自带filecmp模块,无需额外安装,下面进行详细介绍。2.模块常用方法说明filecmp提供了三个操
系统 2019-09-27 17:56:45 1906
什么是序列化什么是序列化,把程序中的对象或者变量,从内存中转换为可存储或可传输的过程称为序列化。在Python中,这个过程称为pickling,在其他语言中也被称为serialization,marshalling,flattening等。程序中的对象(或者变量)在序列化之后,就可以直接存放到存储设备上,或者直接发送到网络上进行传输。序列化的逆向过程,即为反序列化(unpickling),就是把序列化的对象(或者变量)重新读到内存中~Python中序列化的
系统 2019-09-27 17:56:23 1906
(点击上方快速关注并设置为星标,一起学Python)乾明栗子发自凹非寺量子位报道|公众号QbitAIPython2终于走到了尽头。官方宣布,新一年的钟声响起之时(2020年1月1日),就是Python2落幕之日。之后,Python2自生自灭,就算天塌下来,官方也不会再改进了。他们解释称,并不想伤害Python2用户,这个决定是为了Python用户好。只有放弃Python2,他们才能让Python3变得更好。这一举动得到了不少支持与理解:也有人念旧。有网友开
系统 2019-09-27 17:55:41 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