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居民身份证有18位。其中前17位是信息码,最后1位是校验码。每位信息码可以是0-9的数字,而校验码可以是0-9或X,其中X表示10。
身份证校验码算法:
设18位身份证号序列从左到右为:
引用
a[0], a[1], a[2], a[3], ..., a[16], a[17]
其中a[i]表示第i位数字,i=0,1,2,...,17,如果最后一位(校验位)是X,则a[17]=10
每一位被赋予一个“权值”,其中,第i位的权值w[i]的计算方法是:
引用
w[i] = 2**(17-i) % 11
其中,i=0,1,2,3,...,17,运算符按Python惯例:x**y表示x的y次方,x%y表示x除以y的余数。
如果一个身份证号是正确的,那么:
引用
(a[0]*w[0] + a[1]*w[1] + a[2]*w[2] + ... + a[16]*w[16] + a[17]*w[17]) % 11 == 1
实际上,校验位a[17]的计算方法,就是巧妙地选择一个值使得上式成立。
根据上述算法,下面是一个验证身份证号正确性的程序。
初学者――――代码没有什么依照编写规范,流水账的模式。还有两个功能没有实现:
1、依照身份证号码的区域代码解析所在区域;
2、将身份证校验码的校验作为前置判断,如果错误就不再解析其他内容,汗,我还不会;
我们再来看一个更加完善些的示例
可以通过命令行输入。第一个命令行参数是身份证号。输出Valid或Invalid。
命令行使用举例: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