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是我的《树莓派Python编程入门与实战》的阅读笔记.
举例:
def check():
"""
检查超平面是否已将样本正确分类
:return: true如果已正确分类则返回True
"""
flag = False
for item in training_set:
if cal(item) <= 0: # 如果有分类错误的
flag = True # 将flag设为True
update(item) # 用误分类点更新参数
if not flag: # 如果没有分类错误的点了
print("最终结果: w: " + str(w) + "b: " + str(b)) # 输出达到正确结果时参数的值
return flag # 如果已正确分类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if语句
if (condition):statement
如果你曾经在其他编程语言中使用过if语句,这个格式可能看起来可能有些奇怪,因为语句中没有“then”关键字。
Pyhon使用冒号充当“then”关键字。
Python对括号内的条件进行求值,然后当返回True时执行冒号后的内容,当条件返回False时就跳过冒号后的语句。
对条件检查取反
a=1
if not(a==1):
print("The 'a'variable is not equal to 1")
if not(a==2):
print("The 'a'variable is not equal to 2")
输出的是: The 'a’variable is not equal to 2
可使用逻辑运算符not对一个条件取反
if not flag: # 如果没有分类错误的点了
print("最终结果: w: " + str(w) + "b: " + str(b)) # 输出达到正确结果时参数的值
flag其实是(flag == flag),这时flag是True,之前的flag是False,所以flag== flag为假,那么not flag就为真,if 后面的内容为真时,就执行冒号后的内容。
可使用逻辑运算符not对一个条件取反,这个not运算符将相等性比较的结果取反,使得一个False的返回结果变为True,因此产生于没有not操作符相反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