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python里对list中的整数求平均并排序

问题定义一个int型的一维数组,包含40个元素,用来存储每个学员的成绩,循环产生40个0~100之间的随机整数,(1)将它们存储到一维数组中,然后统计成绩低于平均分的学员的人数,并输出出来。(2)将这40个成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输出出来。解决(python)#!/usr/binpython#coding:utf-8from__future__importdivision#实现精确的除法,例如4/3=1.333333importrandomdefmake_s

系统 2019-09-27 17:47:43 1710

Python

对python 树状嵌套结构的实现思路详解

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大致是这样子的:每条数据中的四个数据分别是当前节点名称,节点描述(指代一些需要的节点属性),源节点(即最顶层节点),父节点(当前节点上一层节点)。datas=[["root","根节点","root",None],["node1","一级节点1","root","root"],["node2","一级节点2","root","root"],["node11","二级节点11","root","node1"],["node12","二级节点1

系统 2019-09-27 17:47:39 1710

Python

让python同时兼容python2和python3的8个技巧分享

python邮件列表里有人发表言论说“python3在10内都无法普及”。在我看来这样的观点有些过于悲观,python3和python2虽然不兼容,但他们之间差别并没很多人想像的那么大。你只需要对自己的代码稍微做些修改就可以很好的同时支持python2和python3的。下面我将简要的介绍一下如何让自己的python代码如何同时支持python2和python3。一、放弃python2.6之前的python版本python2.6之前的python版本缺少一

系统 2019-09-27 17:47:38 1710

Python

字符流中第一个不重复的字符 python实现

题目描述请实现一个函数用来找出字符流中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例如,当从字符流中只读出前两个字符"go"时,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是"g"。当从该字符流中读出前六个字符“google"时,第一个只出现一次的字符是"l"。输出描述:如果当前字符流没有存在出现一次的字符,返回#字符。思路用两个列表,一个用来保存所有的字符,一个用来保存只出现一次的字符,算法#-*-coding:utf-8-*-classSolution:#返回对应chardef__init__

系统 2019-09-27 17:47:35 1710

Python

Python中的random()方法的使用介绍

random()方法返回一个随机浮点数r,使得0是小于或等于r以及r小于1。语法以下是random()方法的语法:random()注意:此函数是无法直接访问的,所以我们需要导入random模块,然后我们需要使用random对象来调用这个函数。参数NA返回值此方法返回一个随机浮点数r,使得0是小于或等于r以及r小于1。例子下面的例子显示了random()方法的使用。#!/usr/bin/pythonimportrandom#Firstrandomnumber

系统 2019-09-27 17:47:35 1710

Python

python中将字典转换成其json字符串

#这是Python中的一个字典dic={'str':'thisisastring','list':[1,2,'a','b'],'sub_dic':{'sub_str':'thisissubstr','sub_list':[1,2,3]},'end':'end'}//这是javascript中的一个JSON对象json_obj={'str':'thisisastring','arr':[1,2,'a','b'],'sub_obj':{'sub_str':'t

系统 2019-09-27 17:47:24 1710

Python

Python中的对象,方法,类,实例,函数用法分析

本文实例分析了Python中的对象,方法,类,实例,函数用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分析如下:Python是一个完全面向对象的语言。不仅实例是对象,类,函数,方法也都是对象。复制代码代码如下:classFoo(object):static_attr=Truedefmethod(self):passfoo=Foo()这段代码实际上创造了两个对象,Foo和foo。而Foo同时又是一个类,foo是这个类的实例。在C++里类型定义是在编译时完成的,被储存在静态

系统 2019-09-27 17:47:21 1710

Python

python中的内置函数getattr()介绍及示例

在python的官方文档中:getattr()的解释如下:getattr(object,name[,default])Returnthevalueofthenamedattributeofobject.namemustbeastring.Ifthestringisthenameofoneoftheobject'sattributes,theresultisthevalueofthatattribute.Forexample,getattr(x,'fooba

系统 2019-09-27 17:47:19 1710

Python

Python中实现参数类型检查的简单方法

Python是一门弱类型语言,很多从C/C++转过来的朋友起初不是很适应。比如,在声明一个函数时,不能指定参数的类型。用C做类比,那就是所有参数都是void*类型!void类型强制转换在C++中被广泛地认为是个坏习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使用的。Python自然没有类型强制转换一说了,因为它是动态语言。首先,所有对象都从Object继承而来,其次,它有强大的内省,如果调用某个不存在的方法会有异常抛出。大多数情况,我们都不需要做参数类型栓查,除了一些特殊情况。

系统 2019-09-27 17:47:04 1710

Python

Python判断文件和文件夹是否存在的方法

一、python判断文件和文件夹是否存在、创建文件夹复制代码代码如下:>>>importos>>>os.path.exists('d:/assist')True>>>os.path.exists('d:/assist/getTeacherList.py')True>>>os.path.isfile('d:/assist')False>>>os.path.isfile('d:/assist/getTeacherList.py')True>>>os.maked

系统 2019-09-27 17:47:00 1710

Python

python中下标和切片的使用方法解析

下标所谓下标就是编号,就好比超市中存储柜的编号,通过这个编号就能找到相应的存储空间。Python中字符串,列表,元祖均支持下标索引。例如:#如果想取出部分字符,可使用下标name="abcd"print(name[0])print(name[1])print(name[2])print(name[3])#输出结果为:#a#b#c#d切片切片是指对操作的对象截取一部分的操作,字符串,列表,元组均支持切片操作。切片的语法:[起始:结束:步长]注意:选取的区间属

系统 2019-09-27 17:46:49 1710

Python

python自动发邮件总结及实例说明【推荐】

python发邮件需要掌握两个模块的用法,smtplib和email,这俩模块是python自带的,只需import即可使用。smtplib模块主要负责发送邮件,email模块主要负责构造邮件。smtplib模块主要负责发送邮件:是一个发送邮件的动作,连接邮箱服务器,登录邮箱,发送邮件(有发件人,收信人,邮件内容)。email模块主要负责构造邮件:指的是邮箱页面显示的一些构造,如发件人,收件人,主题,正文,附件等。1.smtplib模块smtplib使用较

系统 2019-09-27 17:46:47 1710

Python

Python实现冒泡,插入,选择排序简单实例

本文所述的Python实现冒泡,插入,选择排序简单实例比较适合Python初学者从基础开始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示例简单易懂,具体代码如下:#-*-coding:cp936-*-#python插入排序definsertSort(a):foriinrange(len(a)-1):#printa,iforjinrange(i+1,len(a)):ifa[i]>a[j]:temp=a[i]a[i]=a[j]a[j]=tempreturna#Python的冒泡排序d

系统 2019-09-27 17:46:45 1710

Python

Python标准库之Sys模块使用详解

sys模块提供了许多函数和变量来处理Python运行时环境的不同部分.处理命令行参数在解释器启动后,argv列表包含了传递给脚本的所有参数,列表的第一个元素为脚本自身的名称.使用sys模块获得脚本的参数复制代码代码如下:print"scriptnameis",sys.argv[0]#使用sys.argv[0]采集脚本名称iflen(sys.argv)>1:print"thereare",len(sys.argv)-1,"arguments:"#使用len(

系统 2019-09-27 17:46:35 1710